來源 央視新聞、知知貴陽
8 月 2 日晚,央視《新聞聯播》播出《貴州:加強冷鏈建設 助力脫貧攻堅》,圍繞貴州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,大力開展農村產業革命的中心工作。報道從貴陽市烏當區在建的 20 萬噸冷庫為切入點,展現了開展農村產業革命以來,貴州農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,優質農產品泉涌而出,農業從單一種養殖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,為農民增收、脫貧攻堅提供強大動力。
隨著近年來貴州加大脫貧攻堅的力度,貴州農業實現從單一種養殖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銷售方式從“提籃小賣”向現代商貿物流轉變。茶葉、辣椒、刺梨等特色產業的迅速發展,糧油、豆類、中藥材、肉類、果蔬等眾多品種的出現,都使得冷鏈設施越來越供不應求,冷鏈設施的不足大大限制了生鮮產品的銷售半徑。
找準短板,精準發力,從 2017 年起,貴州實施冷鏈物流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,逐步優化冷鏈基礎設施布局。
貴州省仁懷市東升農場商超包裝負責人 林菊:以前沒有冷鏈,所以說菜一般送到外面都壞了,現在的蔬菜就賣得比較廣,比如說廣東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這些地方,今年產值應該在一百多萬。三年來,貴州省冷庫設施增長 368%。截至今年 6 月底,貴州省已建成冷庫 1235 個,庫容 386.36 萬立方米。農產品銷售半徑從平均不到 300 公里延伸至北上廣、粵港澳以及東南亞、迪拜等地。